为激发同学们阅读经典的热情,引导同学们思考经典阅读的意义,3月30日上午,学校特邀苏州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教育部中文专业指导委员会现当代文学学科组组长,中国昆曲评弹研究院院长,《中国昆曲年鉴》《中国现代文学史》主编朱栋霖先生,在音乐厅作了题为“细读经典,心读经典”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为文学院南山学术讲坛第三十五讲。文学院院长毛正天及千余名师生聆听了此次讲座。毛正天主持了讲座。

朱栋霖表明阅读经典从不过时,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一次与作家心灵对话的过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更要多读经典,丰富内在,提升本质。他从四个方面讲授了经典阅读与心灵的对话,一是以司马光为例来说明天才作家智慧的独特呈现;二是通过讲述从屈原《渔父》到沧浪水的时空概念来阐述一种在不同的时间空间都占有一定长度的文化;三是通过长期用心的阅读,积淀为集体无意识,成为民族、人类的经验与智慧;四是阐明经典书籍是一种开放的结构,召唤历代读者不断从中解读出新的意义,释放出新的能量。

朱栋霖对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作了详细说明与阐释,并以金圣叹先生谈读《西厢记》之心境为例,讲解了要怎样阅读经典,告诉大家在阅读经典作品时要摆脱书本的教条和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读出新的意义,获得新的体会和见解。他还通过讲解《红楼梦》的部分片段,指出经典的每一细节都值得我们仔细阅读,用心理解。最后,同学们向朱教授提出了自己所关注的问题,朱教授进行了热情的回答与讲解。
本次讲座给同学们阅读经典带来了启发,不仅开拓了同学们的思维和视野,也有利于增强同学们的阅读热情,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学院教风学风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