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为不耽误学校教学工作,教育部提出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要求。在线教学既是战“疫”应急之举,又是落实教育创新和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手段。信阳学院理工学院积极响应上级和学校号召,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优势,多措并举,有效保障了疫情之下线上教学的质量。

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保障教学正常运行
一是打好“一个基础”。理工学院在上学期开展了一系列迎评促建工作,在全院范围内多次开展“现代教学方法培训与运用交流”活动,绝大多数老师都掌握了雨课堂的使用方法,为此次的网上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进行“三次摸底”。在正式开展网上授课之前,理工学院组织教学管理人员针对线上师资力量、线上课程资源进行了三次摸底,重点对存在困难的在线开课老师进行帮助。三是召开“五次会议”。理工学院先后召开了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期初教学工作推进会、全体教师会、教研室主任会议、教学工作专题会议等五次网上视频会议,部署线上教学工作任务,及时解决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四是出台“两个文件”。学院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理工学院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方案》和《理工学院2020年春季学期网上教学督导工作实施方案》,确保线上教学有章可循,有案可依。五是用好“两个平台”。理工学院为广大教师搭建了线上教学微信群和QQ工作两个网上平台,使广大教师能够在网上及时交流教学方法,分享教学心得,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六是做好“每周简报”。教学负责人及时搜集全院网上教学开展情况,每周对网上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将好的经验方法汇总后形成简报,以电子版的形式发放至每名教师,供大家学习交流。
及时做好总结交流,优秀案例不断涌现
通过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理工学院网上教学工作如火如荼,广大师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教学典型。如,化学教研室副教授李晓严老师在QQ群上传《有机化学》电子版教材,在雨课堂发送带有慕课小视频的预习课件,要求学生预习。钉钉直播授课时,对于需要板书的知识点,提前在网上购买了数位板,直播时进行板书,增强了学生的听课体验。课间休息时发一些小额红包,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很高。并计划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加大线上学习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期末考试成绩占考核总成绩的50%,雨课堂成绩占20%,大学慕课章节测试及考试占20%,复课后的点名、作业等占10%,更有利于督促学生高效率地完成这段特殊时期的线上学习。直播课还吸引了往届学生的主动围观。
生物教研室副教授高进勇在课前详细制订了《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疫情期间微生物学课程学习安排及要求》,将微生物学纸质教材扫描成PDF文件发送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过中国大学MOOC进行自学,并做好学习笔记,开学后检查。直播授课时,特意设置了课前5分钟,加入了家国情怀,引导学生调整好自己,更加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在PPT课件中插入了幽默风趣的表情包,使学生真正被多彩的课堂吸引。中间设提问环节,学生在线答题,表现积极。课后用钉钉平台布置作业“找与微生物有关的食材做成美食,拍照”,作业内容与生活结合紧密,学生反响很好。为了表扬认真完成作业及课堂活跃等综合表现较好的学生,还特意用心制作了各种小奖状,深受学生喜爱。
与此同时,姚素梅和任柏林两位教授,治学态度严谨,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准备充分,课前为学生精选教辅资料,课堂教学过程安排合理,课后辅导答疑,并认真进行教学总结,周报告做得非常详实。博士徐先懂采用“自拍视频+微信互动教学”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副教授魏新玲将所教授内容注重难度与深度,既让学生深入学习了相应课程,又给同学们立志考研深造打下了良好基础。教研室主任任倩在腾讯课堂直播授课中合理使用语音直播、考勤、课件投屏、答题卡答题、举手回答及讨论互动等功能,通过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实施网上分级督导,保障良好教学质量
为了更好地保障网上授课平稳有序,教学质量“不打折”,理工学院严把质量关,制定了网上教学督导工作实施方案,分级开展教学督导工作。学院领导、督导专家、教研室主任认真履行督导职责,或进班听直播课,或进行直播回看,或观看授课视频,听课后认真填写督导记录,并及时将意见建议反馈给任课教师,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面对疫情,理工学院秉承“爱我理工 共建同荣”良好院风,在学院领导的带领下,全院师生把疫情当教材,把灾难当课堂,化危机为契机,转压力为动力,为打赢疫情防控战、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