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 首 页>>出彩信院>>正文

出彩信院

【铸魂强师,奋进有我】张冬松:深耕教育沃土,践行育人初心

  时间:2025-05-06   来源: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   作者:   供图: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   编辑:司杰   浏览:

张冬松,中共党员,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工学博士、博士后,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访问学者,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河南省多模态数据智能感知与处理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信阳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先后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及教改项目4项,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9篇,翻译国外计算机专业教材2部,申报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6项。

坚守初心,做教育事业的躬耕者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张冬松老师始终牢记党的教育方针,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他深知,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而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自入职以来,他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于教育事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在教学中,张冬松老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他深知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速,知识更新迭代快,因此他不断学习前沿知识,更新教学内容,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中。他主讲的《人工智能原理》《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等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学生评价他“讲课深入浅出,既有理论深度,又贴近实际应用”。他还积极推动教学改革,探索“产学研用”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将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融入计算机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其研究成果荣获信阳学院2024年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他先后荣获“2020年度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022年信阳市回报家乡优秀青年人才”,“2023年度信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勇攀高峰,做科研创新的先锋者

张冬松老师始终以“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投身科研工作。他深知,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国家科技竞争的重要领域。因此,他始终以国家需求为导向,聚焦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工作。

近年来,他主持了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篇。他的研究成果在智能医疗、图像分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他还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多次受邀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团队进行交流,提升了学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张冬松老师的敬业精神和科研能力得到了同事和学生的一致认可。

立德树人,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张冬松老师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他深知,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因此,他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关心学生的成长,努力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

在课程教学中,他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他还积极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带领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他指导的学生中,有多人获得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其中翟志诚同学荣获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和“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贺祎昕同学考取长沙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朱庆香同学毕业后在知名企业腾讯公司工作,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骨干力量。

甘于奉献,做党员先锋模范的践行者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张冬松老师积极参与学校和学院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在担任人工智能教研室主任期间,积极参与学校的招生宣传、教学沙龙、专业宣讲、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等工作,参与录制“张博士带您了解人工智能专业”等招生宣传视频,担任过学校第三十八期“数智融合背景下,青年教师兴趣驱动的教研、科研创新突破分享会”教学沙龙主讲嘉宾,参与主讲2023级、2024级新生入学人工智能专业教育讲座,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他还主动承担多位青年教师的教学指导工作,帮助他们提升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引路人。

张冬松老师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于教育事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他坚守教学一线,甘于奉献,勇攀科研高峰,关心学生成长,展现了新时代高校教师的风采。未来,他将继续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审:司杰   复审:苏春燕   终审:李肖利

中国 · 河南 · 信阳市新七大道西段

7th New Avenue West,Xinyang,Henan Province,China

电话(Tel):0376-3010956   传真(Fax):0376-3012678

豫ICP备 13004993号-2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