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至15日,以“向‘互联网+’与智能制造进军”为主题的第三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在驻马店市举行。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河南省副省长徐济超、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河南省教育厅厅长朱清孟等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来自海内外有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领导与专家、以及部分政府官员共600余人参加会议。我校副校长毛海涛、校长助理杨高伟、工会负责人高雅等应邀参加会议。
徐济超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河南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地位突出、特色鲜明,是应用型人才重要的培养和输出基地。河南省积极探索对省内高校实施分类改革管理,着力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取得了一定成效。河南省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高校和企业将抓住宝贵机遇,与论坛嘉宾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交流,推动全省应用型教育发展再上一个台阶。
朱之文在讲话中强调,针对高校办学同质化现象突出的问题,国家作出了“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重大决策。以此作为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引导地方高校合理定位、内涵发展,真正做到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重点,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上来。各个高校要进一步强化使命意识、机遇意识,紧跟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发展步伐,自觉服务国家战略、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闭幕式上陈锋作了题为《迎接“大舰”时代来临》的总结报告,指出本届论坛是贯彻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举措,是教育战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行动,是把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进一步落到实处的重要活动。
论坛共举办六场分论坛,两场主题交流,三十多位专家作了分论坛专题报告;举办多场圆桌会议、座谈会议和项目洽谈会,发布了五大产教融合促进计划和教育金融服务、“大学创客工场”等服务平台。论坛期间,毛海涛、杨高伟、高雅等分别参加了相关分论坛,并与有关专家、高校领导进行了广泛交流与研讨。
(校长办公室 万建章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