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下午,学院制定“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动员大会在行政楼208会议室隆重召开。院长施昌海,常务副院长高云,副院长傅洪涛、王志华、毛海涛,院长助理杨高伟出席大会,各系部负责人、教研室主任以上干部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张莉主持。
会上,高云宣读了《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三部委颁布这一《意见》,旨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坚持试点引领、示范推动,转变发展理念,增强改革动力,强化评价引导,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杨高伟传达了省政府近日在洛阳召开的全省创新创业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副省长徐济超、省教育厅厅长朱清孟等领导在这次会议上要求各地各部门和各高校要深刻认识创新创业战略实施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加快构建众创孵化平台,切实营造创客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建立健全有效的创新创业投融资体系,加强创新发展载体建设,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积极开创我省“双创”工作新局面。
傅洪涛作了《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草案》编制工作情况说明。他指出,民办教育资源已成为国家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民办教育发展既需要大楼,更需要大师。“十三五”期间,学院要进一步拓展师资队伍规模,完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要体现国家对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要求,满足学院转型发展需要,力争打造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充满活力,适应应用型大学发展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施昌海作了重要讲话,阐明了制定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意义、基本要求和工作任务。他说,制定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三部委《意见》。制定好“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既是上级的要求,也是学院自身发展的需要,将会使我们进一步明确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和发展任务,促进学院科学发展,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对学院发展进行统筹谋划,做到从长计议、保证重点、协调发展,避免工作的随意性、片面性;在全院凝聚智慧和力量,形成发展共识,增强发展动力,强化发展合力。
施昌海强调,要明确制定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把体现中央和上级的基本要求、董事会的办学主张和师生的发展意愿紧密结合起来;要具有创新精神和长远眼光,保证规划的先进性和可持续性,坚持承前启后,使其与现有发展基础和未来长远发展相衔接;要立足实际、量力而行,保证规划的可行性和指导性,以学院章程和现有规章制度为基础,谋划一些新的设想和思路,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措施,使规划能够指导实际工作,保证学院可持续发展。
施昌海最后希望,全院各个单位、各级领导和广大师生,在学院董事会的统一领导下,严密组织、明确分工、共同参与、形成合力,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制定出一个先进、科学、催人奋进的“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为提升学院发展水平做出无愧于时代和未来的历史性贡献。
张莉在主持会议时,希望同志们认真领会、学习有关文件和施院长讲话精神,凝聚共识、精心谋划,认真筹备,全力做好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研究编制工作,促进学院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新闻中心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