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知识的殿堂,他们的眼中充满着对知识的渴望;
面对大学的生活,他们的眼中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
2014年9月,在美丽的浉水河畔,华锐学院迎来了2014级新同学,同样我们社会科学系也迎来了400多名学前教育专业的新同学。她们一个个带着梦想和期待走进风景如画的华锐学院。校园里,穿着军训服装的新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为美术教师,已经连续三年担任新生班教学任务的我,更了解他们的梦想。在9月12日,初次新生专业见面会上,他们发问各种问题:
“老师,我们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到底咋样?”
“听说学前教育要学习舞蹈、音乐、美术等课程,我们大部分都是零基础,我们能跟得上吗?”
“毕业后,我们是直接发放幼儿教师资格证吗?”
“四年中,我们需要考哪些资格证”……
就这样,两个小时的见面会就在这一问一答中很快的度过。这种情形,让我感觉到2014级学前教育的学生真的不一样。
随着军训的结束,2014级学前教育专业的新生迎来了第一节专业技巧课——素描!进入宽敞明亮的画室,他们对静物台上摆放的各样静物及专业设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与兴趣。虽然他们对绘画没有任何基础,但是每个学生手里都拿着画笔在纸上跃跃欲试。在对素描这门学科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按照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我给新生提出了要求,明确了目标和任务,让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有的放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次上课他们都提前十分钟进入备课状态。课间休息十分钟,他们也都在专心练习。课后,我问他们是否对这门“陌生”的课程感到有压力,他们反而充满自信地回答我,他们可以!这些孩子们认真钻研、勤奋踏实的学习态度也深深地感染着我。
我们都有同样的体会。素描课上,时间过得如此之快,甚至有些学生还提出能否增加素描课学时。作为专业技能课,除了理论讲解,大多数的时间我都在弯腰给学生改画,做范画,一节课下来,我的腰总是酸酸的,但看到他们如此认真的态度,我的心中又是非常开心。
由于同学们缺少绘画基础,要想为以后的儿童画课程做好准备,单凭每周两节课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于是,课下作业就成为学生训练技能的必要途径。他们在课下的作业大概需要十几个小时完成,但是所有同学都能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在第二次上课之前已经高质量的完成了。教学进度并没有因为他们的零基础而耽误。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记得有次给一个学生指导,这个学生对于线条的运用和造型能力在上了两次课之后,已经非常娴熟,却问到:“老师,我什么时候能画的像范画那样好呢?”作为老师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此。
学前教育专业的孩子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作为老师,衷心地希望他们能再接再厉,努力完成大学学业,学好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当他们从这里走出时,也许他们是心灵手巧、多才多艺、富有爱心的幼儿园老师,也许是继续深造的研究生。但不论怎样,我想他们都会庆幸当初的选择。
真心地祝福他们一点一滴圆梦想,脚踏实地铸辉煌!
(社会科学系教师 郑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