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张春光,男,中共党员,外语系2010级英语本科5班学生,曾担任外语系学生会主席,先后荣获2012年河南省高等学校“三好学生”、2012年河南省大中学生暑期“三下乡”和“四个一”社会实践“先进个人”、2013年河南省“优秀学生干部”、2014年河南省优秀毕业生。他于2014年考取安徽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好像突然之间自己就变成了被欢送的主角,开始忙于各式各样的毕业照,总想让自己张扬而美好的青春定格在华锐的每一个角落。每天晚上经过热闹的“淘宝市场”会忍不住失落,校园广播中也开始播放着《青春纪念册》、《住在我上铺垫的兄弟》等映情应景的歌曲,各个社团的展板上都写上了学弟学妹们对毕业生的祝福。这些都在提醒着“我们毕业了!”其实,谁都不愿说别离,回首自己四年的大学时光,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只做事半功倍的努力
四年间,有老师殷切的教导和学长学姐热心的帮助,才使我顺利地考取了安徽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所有的经历都会是成长,在华锐,我学到的不仅是文化知识,更多的是与人沟通的应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很多学弟学妹问及我的考研学习方法,我觉得在这一方面,不是注重花多长时间,而是重在效率。也许是因为我在大一大二时担任学生会干部和辅导员助理等工作时,时间比较紧,我一直在寻找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平衡点。张富庄老师也一直跟我们谈起“学生干部,首先是学生,其次才是干部。”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效率是最重要的,在考研那段时间里我用了同样的方法,半天能完成的任务就绝不会拖延到一天,看书的时候先研究目录再找重点,先泛读再精读。
刚开始大一的时候,其实挺懒散的,但是看到带我们的张富庄老师每天都早出晚归,潜移默化的受老师工作态度的影响,我从中学会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负责严格要求自己。我一直把学习和工作做到泾渭分明,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都会全身心的投入。张老师对我们一直是严加要求,让我们自己找出问题,自己独立解决,我现在独立的性格多半是受老师影响。并且老师对我影响最大的一点就是要学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这一点也运用到了我考研选择学校方面,我正确全面的分析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最终选择了一个适合我的院校并被成功录取。
所以,我觉得考研对我来说并不是很艰苦。但是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我也经历过迷茫期,也曾想过要放弃,但是想到父母殷切的希望,也不甘心就此放弃坚持了一半的梦想。有一句话说得好“你不逼自己一把,就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现在想来正是因为当时的坚持,才有了现在的成功。
“好基友”一起走
一直觉得大学里最幸福的是遇到了几个可以同甘共苦的“好基友”,我们几个都是在学生会工作,又是一个宿舍的,平时学生会有什么事,我们在宿舍里开个座谈会就行了。就连大二学生会换届时,我们几个也是彼此谦让,愉快的做出了决定,没有出现争执。男生之间的友谊不需要太多煽情的话语,但我们都能感受到彼此之间的兄弟情谊。每年农忙的时候,他们都会主动跟我一起回家给父母帮忙。
大三那年暑假,我和一个也决定考研的朋友一起选择了留校复习,那么热的天儿,我俩面对面坐着,互不影响,各自复习。无聊的时候我们也会互相分享有趣的微博,互相调侃,互相鼓励。当然最后我俩都考出了不错的成绩,我觉得如果没有他,我不会走得这么远。最让我感动的是快要考研的那几天,奶奶突然病逝,宿舍的几个好哥们都陪着我回家看奶奶,参加奶奶的葬礼。
“厚脸皮”style
考研中面试也占着一定的比重,我觉得如果当初我没有加入学生会,没有担任学生干部,没有经过这几年的磨砺,或许我就不会成功,不会像现在这样面对导师犀利的问题,也能够淡定从容、坦然自若的侃侃而谈。你绝对想不到曾经的我会是一个连和生人说话都脸红的害羞小男孩,给大家报个料,我这样的“厚脸皮”其实是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晚会练出来的,从大一到大四,外语系的大小晚会我基本上都参加过。像是小品、相声、歌曲反串、主持人……我都尝试过,虽然表演的不好,但是“脸皮”是练出来了。还记得那时青涩的我第一次参加2010年女生月晚会,当时是模仿小沈阳表演二人转,由于紧张一时忘了台词,觉得特别尴尬害羞,站在那里不知所措,觉得大家肯定都在嘲笑我,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而现在的我在遇到这种突发情况是绝对不会冷场的。前几天,我又一次站在舞台上为毕业生献唱时,想起自己以前的点点滴滴,觉得自己真的成长了许多。一时间,感慨万分。众多情绪涌上心头,是感恩?是留恋?还是伤感……
总的来说,我考研之所以能这么顺利,最重要的还是我心理素质提升了,曾经我两次高考失利,都是因为考试时心态不好,没有把平时的成绩发挥出来。感谢华锐这四年带给我的成长,储备能量,让我能够借力飞翔。
感谢美丽的母校华锐,给予了我飞翔的翅膀;感谢亲爱的老师和同学,给予了我展翅翱翔的信心和勇气。群鸿飞四海,爱心留故园。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离开不是离别,是启航,是去追寻我们美丽的梦想。
(张春光口述 大学生通讯社 孙闻 王淑贤 铁妮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