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 首 页>>校园新闻>>正文

校园新闻

校长施昌海在信阳学院转型发展战略研讨会暨揭牌仪式上的致辞

  时间:2016-05-10   来源:未知   作者:宣传部02   供图:   编辑:   浏览:
       群山起舞,淮水放情。今天,是一个让信阳学院所有师生都欢欣鼓舞的好日子,因为从今天开始,信阳学院这个美丽而大气的名字,就将在秀美信阳和神州大地叫响,发挥强大育人功能。值此之际,我谨代表学院理事会和全院师生向长期以来一直关心支持信阳学院发展并亲临大会指导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崇高的敬意!
       学院创建十三年来,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在上级领导、母体学校和社会各界的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经过董事会和全院师生共同努力,赢得了健康快速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办学条件,创造了丰硕的办学成果。
       一是校园优美、设施齐全。学院坚持办学保障先行,董事长高峰先生、理事长高云女士胸怀“培育英才、造福社会”的办学理想,在校园建设等方面呕心沥血、亲力亲为,从选择校址、规划设计,到逐步建成、配套完善,都深谋远虑、从长计议,经过多年努力,在风景秀丽的南湾湖畔建立起了一所环境优美、经世致用、充满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现代化高等学府。
       二是学风浓厚、质量可靠。学院坚持质量立校战略,科学制订培养方案,精心组织教育教学,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实施大一新生学习生活导师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文化和心理健康活动。近年来,上千名同学在全国和全省专业技能竞赛和科技文化艺术节中获奖,应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一直保持在20%左右,每年都有500名左右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并涌现出20多个考研明星宿舍;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数百名同学成功创业。
       三是名师荟萃、师资雄厚。学院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满腔热情延揽名师执教,千方百计培育青年才俊。文学名师胡山林、汽车工程名师明平顺等海内外近百名专家教授和博士毕业生先后加盟学院,成为各学科专业带头人;同时招聘、培养了数百名优秀青年教师。其中,仅汉语言文学专业就集聚了正教授10名和多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为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坚实保证。
       四是设备先进、资源丰富。学院坚持特色发展战略,先后投资1亿多元,购置大量先进设备,建立了先进的金融证券、汽车工程、生物技术、同声翻译、环境设计、音乐表演等实验室和100多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以及先进、丰富的纸质和电子文献资料,并实现了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为教学科研和学生创新创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学院的健康快速发展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热情肯定和鼓励。近年来,学院先后当选为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单位;荣获“中国十大品牌独立学院”“河南省优秀民办学校”“河南省优质特色学校”“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省级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理事长高云被评为“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和“信阳市扶贫助残爱心大使”。这次成功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高校--信阳学院,更是学院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具有里程碑意义,令全院师生倍感振奋、深受鼓舞!
       回顾学院办学历程,我们深感天时、地利、人和之美,满怀感激、自豪和进取之心;面向未来,学院必须主动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融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公益性原则,坚持面向地方特别是信阳市和大别山革命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发挥已有优势,勇于改革创新,以内涵建设为基础,以转型发展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目标,以突出特色为抓手,全面提高学院办学水平。
       一是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目前,我院本科招生培养专业已达49个,其中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教育学、艺术学、学前教育等师范类专业,面向基础教育提供优秀师资,受到了热烈欢迎,应当继续办大办强。与此同时,学院必须根据信阳市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转型,精心办好经济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土木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应用型专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物联网工程、食品工程、养老服务等地方急需、前景广阔的新专业,进一步增强学院的综合性和办学特色,提升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是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面向企业和行业,加强校企、校地合作,把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培养出理论功底厚、应用能力强的社会亟需人才。努力寻求省教育厅和信阳市委市政府的指导和支持,扩大校企、校地合作范围、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推进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角色互换,打造大量“双师型”教师,增强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力争早日建成全国和全省应用技术型示范学校。
       三是进一步提升办学品位,丰富人才培养内涵。立足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双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通过全面加强软硬件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和管理方式,增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综合实力,力争在3-5年内建立10-15个双学位辅修专业和3-5个研究生专业学位授权点,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输送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四是进一步扩大开放办学,加强对外合作交流。虚心学习信阳师范学院、黄河科技学院等本市和全省兄弟院校的办学理念和经验;做实与河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的合作项目;拓展与台湾地区高校的合作领域;落实与泰国高校的合作协议;扩大与澳洲、新西兰以及欧美、日韩等国家高校的合作交流;加快学院办学国际化进程,使合作办学的成果惠及更多师生,产生更大社会效益。
       奋斗赢得未来。创办一所“让党和人民感到满意、让教师和学生感到自豪”的一流民办高校,是学院举办者的理想与追求,也是全院师生的共同愿望。过去的十三年,学院上下为此团结奋斗,迎来了学院蓬勃向上、迅猛发展的可喜局面;在未来的发展征程中,学院也将会通过这样的奋发进取而迎来生机无限、兴旺发达,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 · 河南 · 信阳市新七大道西段

7th New Avenue West,Xinyang,Henan Province,China

电话(Tel):0376-3010956   传真(Fax):0376-3012678

豫ICP备 13004993号-2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