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 首 页>>校园新闻>>正文

校园新闻

落实“转、改、建”工作思路——各系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工作

  时间:2014-03-18   来源:未知   作者:宣传部02   供图:   编辑:   浏览:
       自学院启动转型发展工作以来,各系结合实际,认真研讨,凝聚共识,大胆探索,积极行动,在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培养方案修订等方面进一步强认识、明思路、找目标、定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学院提出的“转、改、建”工作要求,扎实推动学院转型发展。
       中文系:选准专业突破口,增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该系通过实地考察交流开阔视野,借鉴黄淮学院相关专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单位实际,探索专业发展转型之路。重点以广播电视学专业为转型突破口,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与地方电视台加强联系合作,开展“双师”教学;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建设工作,充分发挥设备优势;根据专业特色,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创作和多媒体创作,建立发表意识,开展摄影、摄像、拍摄等多种形式的毕业创作,并在教学中增强计算机技能教育,增加非线性编辑课程内容,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外语系:打造精品课程,分类培养人才
       该系利用“慕课”(MOOC)资源,全面启用朗文商务英语网络课程,采用交互式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实用商务英语能力和商务沟通能力,同时使师生分享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名校课程资源,培养实用性、时代性和个性化人才,此课程模式已率先应用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全部课程和英语、英语教育的商务英语课程;另外,为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注重实施精品课程战略,加强教学内涵建设,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素质拓展活动,特别是已取得较好成绩的翻译竞赛类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提高专业技能。
       社会科学系:以实践基地建设为抓手,强化实践教学效果
       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为契机,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数,使其真正达到或超过国家教育部文件要求,该系着力加强教师教育专业学生职前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现已建成心理实验室、模拟法庭、电子钢琴教室等校内实验实训平台和14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并计划在现有的实验实训平台基础上,结合不同专业特点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赋之于新的形式和内容:法学专业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心理学专业突出心理咨询特色,学前教育专业实行“双指导”,实现“形成教学技能”到“养成专业素养”转化的目标,历史学专业结合地方优势资源,教育学专业拓展市内中小学实习基地建设。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深化教改,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该系积极申请与世界五百强企业、全球最大IT公司的合作,参加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项目,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努力培养社会与市场需求人才;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全国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各类竞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视野,取得良好效果;同时,注重改革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增设数学实验、数学应用软件等课程,一方面,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另一方面,增强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技能。
       理工系: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优化人才培养机制
       该系结合各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积极筹备建设汽车服务工程实践教学中心,不断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加强与企业和单位共建实训基地,发展与相关企业、行业的合作,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形成资源共享、人才共有、过程共管的人才培养机制;引进和培养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较高教学水平、一定科研能力,又具有与专业相关企业工作经历和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建设特色师资队伍;在办好现有理科类教师教育专业的同时,集中力量办好一批与区域经济结构匹配程度较高、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应用技术专业。
       艺术系:以迎评为契机,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该系以河南省教育厅即将开展的普通高校美术学、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类本科专业评估为契机,紧密围绕“转变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的转型发展目标,以环境设计专业为改革试点,吸引相关企业入驻,建设多位一体的美术专业综合实践实训基地;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丰富专业课程考核方式,加大对项目实践、企业实践的考核分量;音乐学专业力争培养学生“既能上讲台,又能上舞台”的能力,增加专业技能课,强化实践性强的专业技巧课,并聘请社会上的知名作曲家、演奏家、指挥家深入教学传授经验,多方位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和校外社会实践。
       土木工程系:整合资源,构建“大土木”专业格局
       该系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创新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模式,拟定了“教师命题、学生带题、结合实际、互动选择”的论文工作思路,即教师命题与学生自选题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教师选学生与学生选教师相结合;结合专业特点,努力提高工程设计类和工程试验及调查研究类等结合具体工程实际的选题比例,使其超过50%;提出了以现有土木工程相关专业为基础,增设大土木方向其他专业的设想,逐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体系,整合优化资源,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
       经济管理系:发挥专业优势,培养应用型人才
       该系积极与外语系开展合作,利用两系现有的优势教师资源,开展双语教学模式探索,培养双语型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人才,突出专业特色,形成专业亮点;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理清教学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进一步明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合理课程设置,切实增加计算机类实践技能课程比重;以各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为切入点,加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金融、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真正做到培养实践型、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
       公共体育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魄
       该部门认真学习《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十项规定》,以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积极开展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质量问卷调查,总结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课上,严格、规范考核流程与形式,使学生认识到大学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在课下,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树立健康的理念,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并通过每学年组织运动会,开发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体育竞赛项目,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把运动会办成学生喜爱、积极参与、健康向上的体育节日。
                            
(教学部供稿)

中国 · 河南 · 信阳市新七大道西段

7th New Avenue West,Xinyang,Henan Province,China

电话(Tel):0376-3010956   传真(Fax):0376-3012678

豫ICP备 13004993号-2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