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 首 页>>校园新闻>>正文

校园新闻

我校成功举办人工智能与智能服务论坛

  时间:2022-09-16   来源:科研处   作者:陈凯旋   供图:新闻中心   编辑:白杨   浏览:

9月15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由中国人工智能智能服务专委会和信阳学院联合承办的“人工智能与智能服务”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我校人文楼208会议室隆重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党委书记、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赵春江,北京邮电大学教授、CAAI智能服务专委会主任杜军平,南京大学教授、CAAI智能服务专委会副主任高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年长江学者、CAAI智能服务专委会副秘书长李文玲等4位专家应邀通过线上方式作论坛专题报告。我校党委书记褚金海、校长王北生、战略发展咨询委员会主任熊健民、专职副书记施昌海、副校长王强出席本次论坛。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科研处、教务处、党办、校办、宣传部、学工部等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院长,青年博士及师生代表等参加了论坛。王北生主持了论坛开幕式。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学院设分会场,千余名师生在线聆听了论坛报告。

在开幕式上,褚金海致欢迎辞,代表学校向4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信阳学院发展历程以及办学成果。他表示,此次论坛的主题是“人工智能与智能服务”,使命是立足时代发展大势,顺应新形势下的经济与教育发展动向,探索人工智能与服务向更高端发展,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的举办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高校教育融合与发展,为当前的人工智能产业、高等教育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创新驱动不断做出新贡献,意气风发地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王北生在主持论坛开幕式时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如火如荼,人工智能与智能服务科普论坛进校园,能够让师生感受到身边人工智能发挥的巨大作用,以专业的视角聆听和感悟“人工智能”的魅力,从而培养和提升师生的探究兴趣与科技素养。希望广大师生以此次论坛的学习为契机,仰望科学的星辰大海,努力学习新知识,扎实掌握新技术,树立志向,规划未来,争做“数字中国”和“智慧城市”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开幕式结束后,4位专家围绕论坛主题分别作了精彩的报告。王强主持了专家专题报告。

赵春江院士以《中国农技推广云平台》为题作了学术报告,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与农业发展的密切关系,阐释了人工智能对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作用。他指出,随着现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以智慧农业为表现形态的农业智能革命已经到来。人工智能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到农业生产过程中,会对农业产生变革性影响。整个农业生态系统既包括农作物,也包括机械和人,更强调人的智慧,都离不开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信息科技的支撑。

李文玲教授作了题为《分布式机器学习》的学术报告。从当前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讲起,从分布式学习、分布式优化等方面对当前机器学习前沿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同时,结合联邦学习的应用场景,对自己团队的工作进行了介绍。

杜军平教授作了题为《科技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的学术报告。杜教授结合自己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相关研究内容,从多源异构大数据的理论与方法、科技大数据服务平台构建与融合等方面对大数据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服务平台构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讲解。

高阳教授作了题为《决策智能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学术报告。以人工智能的可解释性、强化学习的可解释性、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可解释性等方面来介绍人工智能。从机器学习、博弈论两个维度介绍了多智能体强化学习技术的特点。同时,阐述了课题组在博弈约简、均衡迁移、分布式博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KJW某专业组在机器智能与类人智能方向上有关智能决策的布局。

在互动环节,师生代表分别就“分布式学习与优化需要解决什么关键问题”“多智能强化学习技术的特性与发展”等进行提问,各位专家热情地给予了解答。4场专题报告引发了与会师生的热烈研讨,纷纷表示报告深入浅出,展示了人工智能与智能服务理论与技术最新研究成果,受益匪浅。

王强对本次“人工智能与智能服务”论坛进行总结。表示此次论坛丰富充实、生动严谨,办得很成功,使大家深受启发。专家们的报告探讨领域前沿动态,共享领域研究成果,对我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尤其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期待更多的智能服务相关技术的发展能为教育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 · 河南 · 信阳市新七大道西段

7th New Avenue West,Xinyang,Henan Province,China

电话(Tel):0376-3010956   传真(Fax):0376-3012678

豫ICP备 13004993号-2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