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下午,应我校邀请,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冯建军在我校图书馆102报告厅,作了题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学术报告。我校理事长高云出席报告会。有关单位负责同志李赟、袁文霞、任哲及教育学院200余名师生共同聆听了报告会。教育学院名誉院长主持了报告会。



冯建军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关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的相关论述为切入点,从四个层面对“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进行了剖析阐释。一是从全面教育产生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及新中国以来对全面发展教育的认识等方面进行梳理。二是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独特性及其独特任务进行论述。三是对德智体美劳五育的相互融通进行辩证分析。四是从明确教育目标,树立“全方位”的教育观念,实施全学科、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活动、推进与完善综合素质的评价四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体系的实践策略。
冯建军强调,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既有独立性,又相互联系。“五育”应是“合”,而不是“分”,不能将五育划分作为实际工作职能分工的基础。教育中的每一项活动、学校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教师都承担着全方位育人的任务。冯建军表示,信阳学院近年来大力开展实施的全员德育导师制育人工程,即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具体实践。
教育学院名誉院长在主持报告会时说,冯建军教授的报告非常精彩,内容丰富、逻辑性强,从事实、理论与策略三个维度对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做了详细讲解。报告深入浅出,风趣幽默,将重要理论话题讲得通俗易懂,既传递了知识,又传递了正能量,将思想教育与学术交流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课程思政”的效果。
报告结束时,在热烈的掌声中,高云为冯建军教授颁发了信阳学院客座教授聘书。
随后,由我校党委专职副书记施昌海教授主持申报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部重点项目《新时代高校全员导师制精准育人机制研究》开题报告会在综合楼1410会议室举行。冯建军教授,中原名师、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汪基德教授,著名教育家、我校名誉校长王北生教授等校内外专家,共同出席报告会,并担任评审专家。科研处负责人高永平及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了开题报告会。

陈杰博士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从课题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计划、预期成果等方面,向专家组进行了汇报。他说,本课题是基于信阳学院生活导师制的多年实践经验,通过体制反思和理论总结,进行理论研究的深化和拓展。有助于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化全员导师制体制机制建设,丰富新时代生活导师制内涵,实现因材施教、精准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专家组认真听取开题报告后,与课题组负责人及成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冯建军教授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要求,在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下了功夫。信阳学院坚持大力推进全员导师制,并申报获批全国教育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体现了学校坚持全员育人的信心和决心,令人钦佩。希望学校和课题组结合实际工作在精准育人方面多做研究探讨,取得积极成果。
汪基德教授肯定了课题研究的意义,认为学校全员导师制工作做得富有成效,课题研究要围绕实际工作进行,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实际工作服务。
王北生教授就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等提出指导意见,要求课题组结合学校开展的全员导师制工作,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和基本思路,丰富研究内容和方法,力争在完成课题任务的基础上,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他表示,学校将继续大力支持做好本课题研究工作。
各位评审专家经过交换意见,形成了评审意见,一致同意通过本课题开题报告。
高永平同志代表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表示对本课题研究给予支持,努力做好服务工作。
施昌海代表课题组发言,衷心感谢各位评审专家热情关心、支持和指导。他说,各位专家都是本研究领域的重要权威,提出的意见高屋建瓴、指导性很强,使全体课题组成员受益匪浅。全员导师制是学校理事长倡导和推行的重要育人举措,得到了全校师生普遍欢迎,取得了显著成效。本课题研究将认真遵循各位专家的指导意见,为进一步强化这一育人品牌做出积极贡献。

开题报告会之后,在王校长等陪同下,冯建军等专家参观了我校信阳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