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晚,由学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处、教务处、校团委和文学院共同主办的信阳学院首届“品味经典”诵读比赛决赛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集团董事长高峰、副校长王志华出席比赛活动。党委宣传部部长李肖利、团委书记郑山峰、学生处干事宋川川、文学院广播电视学教师刘艺等担任评委。文学院院长毛正天、党总支书记张甲楠和600余名师生观看了比赛。
参赛选手凭借自身的朗诵功底、声情并茂的经典诵读和优美的舞台展示,打动着现场的每一位师生。比赛现场气氛热烈,观众聚精会神,用心感受着每一位参赛同学的精彩展示。王茉莉同学诵读的《光阴静去,阅历无声》让大家深切感受到什么才是生命中无可替代的。侯真同学凭借气势磅礴的朗诵,让我们回溯古今,一起去探寻梦里的《大漠敦煌》。孙喆通过《以梦为马》的深情朗诵,鼓励大家继续努力,在文学的舟车中接续前行。张藤怡的《我的南方和北方》,无不凸显南方的温润和北方的豪爽。曹爽同学通过朗诵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传》寓言故事,引用反面故事引导大家要以严格的态度对待学习和工作。张瑾通过《青衣》把诵读和现场演唱巧妙结合,借一位京剧女演员筱燕秋在事业、爱情上坎坷的经历,传达了当代艺人进退失据的生存困境和寻求自赎之路的心灵经历。王一涵的《春天,遂想起》和大家一起感受余光中老先生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与怀念之情。侯宜林的《妈妈我等了你二十年》诠释了伟大的母爱。李威威的《永远的九岁》讲述了共和国最年轻的一位烈士,用九岁的生命之痛诠释了革命理想与信念。
选手们展示完毕,现场所有师生共同学习了李芳老师的先进英雄事迹,并欣赏了由文学院贺苗同学朗诵的李芳老师的女儿代雨辰的《写给天堂妈妈的一封信》,歌颂了李芳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在死神和学生中间,用抉择教给了学生们最后一道题,用生命完成了教师的最后一堂课,表达了女儿对母亲痛彻心扉的思念。现场师生无不深受感动。
经过各位选手的精彩展示和评委的认真评审,最终,文学院张瑾同学获得一等奖,唐科银等三名同学获得二等奖,外国语学院安琪琪等五名同学获得三等奖。
比赛结束后,高峰、王志华等和评委们分别为获奖选手颁奖。
通过此次比赛,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师生对阅读经典的热情,加深了对经典的理解,使同学们热爱诵读、参与诵读,让经典之花开遍信院的每个角落,让中华经典散发永恒魅力。
(文学院 陈俊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