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学生联合会共同主办,河南科技大学承办的第十四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河南科技大学开元校区举行。我校共有18件作品在本届比赛中获奖,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位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
本届比赛,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团委精心组织,各学院大力支持,经过遴选,共向省赛推荐了24件作品,其中3件作品进入省级决赛。为了提高参赛作品质量,有关校院领导和专家对进入省级决赛的作品进行悉心指导。比赛过程中,校团委组织带队老师和参赛学生利用比赛间隙,反复进行答辩路演。历经现场答辩、问辩和作品展示三个环节,参赛学生以良好的精神面貌、严谨的学术讲解、规范的作品演示,向观赛师生、专家介绍了参赛作品。经过激烈角逐,我校共有4件作品荣获二等奖;14件作品荣获三等奖。
据悉,“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自2001年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每两年举办一届,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A、科技发明制作B四个类别,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本届比赛,全省共有85所高校7000多件作品参赛,经过专家评审,共有65所高校的410件作品进入终审决赛。
近年来,在学校董事会、理事会和党委、行政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不断健全和完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机制,注重在竞赛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本届比赛,不仅展示了我校学生良好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开阔了参赛师生视野,为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取得更多成果打好基础。
我校参加第十四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情况统计
作品名称 |
学院 |
类 别 |
奖项等级 |
指导教师 |
信拓者节能车 |
理工学院 |
科技发明制作A类 |
二等奖 |
张锐 |
河南省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时空差异研究 |
商学院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
二等奖 |
吴新静 |
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商学院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
二等奖 |
吴新静 |
高温作业专用服装设计 |
数学与信息学院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二等奖 |
程磊、李平 |
油茶粕中黄酮的分离纯化 |
理工学院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三等奖 |
高进勇 |
耐高温服装设计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
数学与信息学院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三等奖 |
邢士发 |
基于聚类分析的多元回归定价模型 |
数学与信息学院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三等奖 |
孙莉敏 |
浅析高温防护服装设计 |
数学与信息学院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三等奖 |
闫辉、司杰 |
关于高温作业服装热传导数学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
数学与信息学院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三等奖 |
张雪 |
一种花生壳活性炭甲醛吸附剂 |
理工学院 |
科技发明制作B类 |
三等奖 |
毛丽慧 |
遗传算法的自动化立体仓储系统的运输调度问题求解 |
数学与信息学院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三等奖 |
孙莉敏 |
汽车平移辅助装置 |
理工学院 |
科技发明制作B类 |
三等奖 |
王思满、任倩 |
智能RGV的动态调度策略 |
数学与信息学院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三等奖 |
庄玉册 |
汽车齿轮油半自动加注机 |
理工学院 |
科技发明制作A类 |
三等奖 |
王思满 |
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与当今高校文化建设的有机碰撞 |
社会科学学院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
三等奖 |
王燕红 |
肉类检测仪 |
理工学院 |
科技发明制作B类 |
三等奖 |
冯端端、王思满 |
两轮便携式可攀爬行李箱 |
理工学院 |
科技发明制作B类 |
三等奖 |
王思满、王天祥 |
大学生学业拖延心理的调查及对策研究 |
教育学院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
三等奖 |
田媛 |
(校团委 郑山峰供稿/供图)